嵐商回歸掀創業熱潮 平潭當好“店小二”為企業排憂解難
2019-07-05 09:23:19 來源:平潭時報 作者:李澤銘/文 陳瀾清/攝原標題:嵐商回歸掀創業熱潮

嵐商回歸創業大會
在“一島兩窗三區”戰略定位的指引下,平潭實現“舊貌換新顏”,從偏居一隅的海島縣一躍成為“現代化+原生態”的海島新興城市。而這一切離不開招商引資的有力推動,通過招商引入大量項目資金,不僅助推建設完善本地的基礎設施,還有效促進實驗區多項產業逐漸形成產業鏈,強力推進新興產業區建設。
廣大嵐商心系桑梓、熱愛家鄉,對于平潭的發展建設有著很強的擔當和責任感。經過多年來的艱苦打拼,他們在各行各業的經營發展碩果累累,特別是建筑業、海運業、遠洋漁業等。引回優秀的嵐商項目,做強嵐商優勢產業,將對實驗區的產業發展和經濟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
自2018年12月28日我區舉行嵐商回歸創業大會以來,在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勠力同心,通過推出招商項目、出臺精準政策、建立長效機制等,今年我區的“嵐商回歸創業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如期實現“開門紅”。
獲突破 嵐商回歸信心足
不久前,平潭人林愛生回到家鄉,代表平潭上攀長江澳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實驗區管委會簽約,雙方將合力打造平潭綜合實驗區生態農業建設示范區,項目總投資逾0.8億元。
“我是土生土長的平潭人,對平潭的發展充滿信心。選擇將項目落地這里,不僅是出于家鄉情結,更是看中家鄉得天獨厚的營商環境優勢。”林愛生說。
自啟動“嵐商回歸創業工程”以來,實驗區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各單位通力配合,分別帶隊,分區域主動出擊前往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福州和廈門等地開展招商工作,用真情和熱誠打動嵐商,引回平潭臺灣財茂科工貿城、娘宮碼頭平潭記憶及無人島開發、國際海洋生鮮產業城、郵輪綜合體、海運產業園、隧道產業園、平潭風帆運動中心、平潭壇南灣文旅等一批重大嵐商項目,以林億、王炎平、卓新榮、游輝、陳飛霖、周訓財、林永強、鄭華新、林官貴、李清、林傳仁、高居泉等為代表的知名嵐商悉數回歸洽談項目,嵐商回歸創業熱情空前高漲。
去年底,平潭陸續推出的《關于進一步促進建筑業發展壯大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海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遠洋漁業十條措施》《關于鼓勵進口臺灣農漁產品的若干措施(試行)》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已初現成效,嵐商傳統優勢產業已形加速回歸的態勢。根據相關統計,上半年,我區新增建筑業企業110家,其中施工總承包資質企業62家,專業承包資質企業10家,勞務企業38家;新增航運企業8家、船舶37艘,運力合計41.2萬載重噸。
實驗區在定期舉辦系列活動中,促進嵐商回歸興業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2月成功舉辦2019年中國產業(平潭)發展論壇暨工程機械設備展覽會,共吸引了近40家境內外企業參展,現場意向交易額約2.4 億元,展會預訂金額10 億元。3月28日,舉辦政銀企對接會暨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共征集融資需求中小企業16家,融資需求額度達23億元,各銀行累計授信最大額度超過60億元,其中個貸16筆1400多萬元。會上簽約15個項目,項目投資額超過100億元。6月28日,舉辦嵐商回歸創業高級顧問代表座談會暨嵐商項目簽約儀式,持續營造嵐商回歸濃厚氛圍,共簽約8 個項目,項目涉及文旅康養、電子科技、水產加工、農業觀光等產業方向,總投資逾50億元。
實驗區招商局局長、回歸辦副主任施金洋表示,當前的平潭具備“天時地利人和”,廣大嵐商回歸興業“正當其時”,區回歸辦將強化項目推進、強化招商服務,做好“店小二”,歡迎企業家回家投資興業。
推舉措 全程保障助興業
實驗區緊緊抓住重要經濟發展戰略機遇期,進一步解放思想、擴大開放,明確產業發展方向,聚焦旅游文化康體、物流貿易、總部經濟、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隧道、海運、遠洋漁業等),在招商引資工作過程中積極作為,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招商方法舉措,促進嵐商加速回歸,并為嵐商回歸興業提供堅強保障。
健全服務機制,優化招商流程。我區先后出臺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若干措施》《關于加快推進海運業發展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促進建筑業發展壯大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遠洋漁業十條措施》等一系列嵐商回歸創業扶持政策,扶在“關鍵環節”、助在“重點部位”,全面降低企業成本、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為嵐商項目回遷、資金回流、技術回援等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優化產業招商項目對接流程,建立重大產業招商項目“一口進、一口出,各級各部門一把手負責”機制流程,明確責任領導和推進部門,具體推進客商接待、政策解答、項目洽談及項目初審等工作。同時組建專門小組負責對接,加強配合、形成招商合力,實實在在推動招商項目取得進展。
強調落地服務,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實驗區建立“產業項目定期會商機制”,通過會前預商、會商決策、跟蹤督查、通報問責等舉措,每月集中調度解決投資選址難、用水用電難、審批核準難、政策兌現難等問題,從項目招商到企業投產全過程做實各部門的要素保障,進一步加大產業招商項目的落地推進力度。當好“店小二”,為廣大嵐商營造“家”一樣的氛圍、提供“家”一般的服務。開通嵐商回歸招商熱線,重點針對解決對接難、落地難問題,讓嵐商回歸路更加順暢;并授予平潭麒麟榮譽國際酒店、平潭品品香茶業等二十家優秀服務單位“嵐商之家”稱號,通過政企聯合的方式,在全區推動形成嵐商回歸的良好氛圍。
加強宣傳力度,激發回歸熱情。“我們在區嵐臺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的支持配合下,在平潭多處懸掛‘歡迎嵐商回歸’的橫幅、路旗和標語,發布《推動嵐商回歸創業倡議書》、創作《嵐商之歌》,還專門聘請嵐商回歸高級顧問,請他們為實驗的發展建言獻策。”實驗區招商局局長助理鄭歡說,為了充分發揮駐外機構及異地商會、同鄉會等各種社會組織的作用,搭建嵐商與家鄉互動的有效載體,我區在嵐商回鄉的重要節日如春節、清明等,以座談、走訪和慰問等多種形式,與嵐商加強交流互動,了解嵐商回歸投資興業的需求,共商回嵐創業愿景。
謀發展 多層面持續發力
招商工作穩步推進,嵐商回歸勢頭正勁。盡管我區在推動嵐商回歸招商引資方面工作卓有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諸如宣傳力度不足、要素保障不強、溝通服務不暢等問題。
實驗區招商局項目管理組組長劉蕾表示,在今后的招商工作中,將持續推進嵐商回歸重點項目的落地,需要排出全年推進的嵐商回歸項目清單,不斷完善項目全程化管理機制。在持續推行“產業項目定期會商機制”、重大項目“一口進、一口出,各級各部門一把手負責制”項目對接機制、在談項目“六個一”項目服務保障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項目推介、盯引、推進、保障機制,緊盯項目全過程。同時,瞄準目標客商和平潭優勢產業,精心策劃推出招商項目,深化跟蹤協調服務,確保項目盡快落地。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實施和完善市場化招商,宣傳我區產業政策,不斷提高招商座談活動的實效性。”施金洋說,同時將擴大范圍,繼續引導省外福建商會、平潭在外商會幫助開展招商信息對接、項目洽談和投資考察等工作,開展以企引企,做到精準指導、精準服務、精準對接。
實驗區還將強化資源整合,著力推進“ 智慧招商”,更大力度推動嵐商回歸。比如繼續開發完善相關新媒體平臺,提高招商引資宣傳信息的投放度和覆蓋面,并重點展示產業發展環境、產業政策和招商推介項目,開展“線上+線下”一站式招商服務,提高招商引資的精準度,做到常態宣傳和主題宣傳相結合、新媒體宣傳與傳統媒體宣傳相結合,進一步營造招商引資工作濃厚氛圍,加速嵐商回歸,讓廣大嵐商共享發展機遇。成果
成果 簽約嵐商回歸項目59個
嵐商回歸創業工程開展以來,通過“9 ·28”“12·28”“3·28”“6·18”“6·28”五場簽約會,共簽約嵐商項目59個,總投資額達469.37億元。簽約項目中,已明確推進落地的項目有29 個,總投資155.67億元,正在深化對接的項目有20個,總投資240.9億元。在我區重大產業招商項目“六個一”機制中,正在推進的重要嵐商項目11個,占重大招商項目總數的57.9%。正在對接的重點嵐商項目包括郵輪綜合體項目,平潭風帆運動中心、海上嘉年華項目、平潭壇南灣文旅項目、娘宮碼頭平潭記憶及無人島開發、臺灣財茂科工貿城項目,國際海洋生鮮產業城項目等。以林億、王炎平、卓新榮等為代表的知名嵐商企業家積極參與平潭新一輪創新創業,升龍集團、國航遠洋集團、華商資源集團等國內知名企業先后回嵐投資,嵐商回歸持續掀起高潮。
特寫 當好“店小二”為企業排憂解難
5場簽約會,59個嵐商項目,469.37億元總投資額,如此豐碩的招商成果是與我區招商工作人員平時親商、安商的服務是分不開的。從項目對接到落地的全過程,凝結了無數招商工作人員的心血。他們秉持熱情周到的服務理念,樹立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充分發揮“店小二”式服務職能,為嵐商回歸興業排憂解難。
作為實驗區回歸辦第一批工作人員,區招商局局長助理鄭歡和區招商局項目管理組組長劉蕾參與了區回歸辦組織籌建、發布嵐商回歸系列舉措、舉辦專題活動、宣傳造勢等工作,見證了嵐商回歸創業工程實施以來取得的階段成效。
在對接一個航運業回歸項目過程中,這家航運企業想把在上海的公司業務轉移到平潭,享受平潭的航運業優惠政策,卻在企業注冊的時候遇到流程審批的問題。劉蕾忙前跑后,走訪各個行業主管部門,了解具體審批手續的流程和原理。經過多次溝通協商,終于協助企業完成公司注冊。
“因為充分了解企業創業的不易,因此我們更加珍惜為嵐商回歸服務的機遇。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強與回嵐投資客商的聯絡溝通,更加積極主動、深入細致地做好嵐商企業的服務工作,推動嵐商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力促嵐商回歸創業工程取得新成效。”鄭歡說。
責任編輯:李琳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