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淫片,污污网站在线观看,手机在线免费看av,国产专区一区二区

搭上鄉村振興“快車” 當千年古村落遇上臺灣規劃師

2019-11-02 15:15:16 來源:平潭網 作者:林祥鷺 圖片:念望舒

原標題:當千年古村落遇上臺灣規劃師 

近段時間,風光旖旎的北部生態廊道,成了游人心中的“網紅”之地。作為“特色鮮明濱海旅游工程”的項目之一,北部生態廊道串聯起平潭北部的景觀資源,并通過開發沿海生態廊道觀光旅游,促進了沿途鄉村振興。

俯瞰鐘門村

位于蘇平片區的千年古村落——鐘門村,搭上了這趟鄉村振興“快車”,借著北部生態廊道的熱度,將文化與旅游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旅游助推鄉村發展的新路子。不僅如此,村里迎來了臺灣鄉村規劃師蘇文楨,讓鐘門村文旅的名片亮起來、美起來。

依山傍海風光美 歷史文化底蘊深

五顏六色的漁船整齊排列,就像美麗的水城“威尼斯”

地圖上,平潭地形神似麒麟,而鐘門村處于麒麟之角的位置。10月30日下午,記者一行驅車前往鐘門村,村子東與白青、平原兩鄉鎮接壤,北與大練鄉隔海相望。一路上可見,自然村之間道路已經貫通,北部生態廊道二期項目正在建設,完工后將連通上、下鐘門(自然村),屆時又一條旅游“動脈”被打通。

依山傍海的村落里,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五顏六色的漁船整齊排列,就像美麗的水城“威尼斯”。走在碼頭邊上,海水漸漸退去,露出沙灘淤泥。村道邊,漁民們正忙著修船、織網,陣陣魚腥味隨風飄來,石厝前漁婦在曬魚干。在這里,時光仿佛慢了下來。

據歷史資料記載,鐘門村曾是平潭境內人煙阜盛、市井繁榮、人才輩出的首善之地。回首歷史,海壇海峽自古乃南北海道,過往船只往往在蘇澳一帶寄泊、避風或補給。

“蘇澳、鐘門澳、連街澳很早就形成集鎮,曾經并稱為海上船舶‘三都會’。”在村道上行走,鐘門村村委會主任卓宇介紹鐘門往事,“鐘門村自北宋開始,就已經有人在這里生活居住,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村里有非常深厚的歷史研究價值。”

據《平潭縣志》記載,宋嘉祐四年(1059年),福清海口巡檢司移設蘇澳鐘門后,始建軍路兩條。為了輸送軍馬,當時在鐘門一帶修建了供軍馬來往的“軍路”和“馬埠頭”。一條由佛厝嶺沿鐘門山至連街澳,總長約9公里。

沿著歷史的印記,記者跟隨卓宇來到現場。“村里的這些石階歷史久遠,在保護的過程中比較有難度,山上雜草多。”卓宇感慨道,石階有跡可尋,但被雜草掩蓋,已經不復使用,仍然意義非凡。

“我住在卓家莊幾十年了,靠海捕魚。從我有印象開始,村里的卓姓人家才18戶。”在鐘門村村委會的辦公室,75歲的村民卓蟠儉拿出《卓氏族譜》,這位土生土長的鐘門村老人家告訴記者,卓姓和李姓是村里人數最多的兩個姓氏。

美麗鄉村正當時 村里來了規劃師

臺灣鄉村規劃師蘇文楨(右一,采訪對象供圖)

得天獨厚的港灣位置、分布整齊的海上漁排、鱗次櫛比的古樸民宿、歷史久遠的古跡傳說……近年來,鐘門村成為攝影師鏡頭的寵兒。隨著北部生態廊道連接到鐘門村,讓鐘門村走進大眾視野,還吸引了臺灣鄉村規劃師蘇文楨。

蘇文楨已在大陸打拼30年,當他獲悉平潭正在建設美麗鄉村時,便報名參加了鄉村規劃師的競選,并在80多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在臺灣,蘇文楨有成熟的鄉村管理經驗;在平潭,他選擇了鐘門村和友誼村施展才華。

今年7月25日,蘇文楨來到鐘門村。在卓宇的帶領下,他逐一走訪了9個自然村。“鐘門村是一塊旅游處女地,第一次來到村子的時候,讓我感到非常驚艷!”短短的兩個多月,蘇文楨收集了大量鐘門村資料,從歷史發展到村莊變更,如今他都了然于胸。

“我翻閱了資料才得知,鐘門村名字的由來,它和一座小島嶼有關,這座小島嶼叫鐘嶼,形狀如同古代鐘一樣,海浪沖擊,聲如洪鐘。”蘇文楨說,鐘門村正是因“鐘嶼”而得名。

沿海堤壩走到盡頭,蘇文楨指著海中間的小島嶼,上面立著一個燈塔,遠遠望去,像一個小山包。附近海水激流,風浪很大,發出聲響,為此這座島嶼成為舊時海壇勝景“鐘門石紐”。

“這些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貝。”蘇文楨分析道,鐘門村可以引進臺灣的農村發展經驗,圍繞鄉村振興“人、地、錢”等要素的供給,健全保障機制。

在蘇文楨看來,鄉村改造,首先要培養村民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并激發農村創新創業活力。要在“育”上下工夫,鼓勵社會人才投身鄉村建設。此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刻不容緩。蘇文楨說,“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是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一步。”

因為這位臺灣鄉村規劃師的到來,短短三個月左右,村里變得熱鬧起來了,人心聚起來了,村民的責任意識也提高了。今年中秋佳節,鐘門村、友誼村的村民們齊聚卓家莊,共賞“月圓人團圓”的兩岸家園中秋晚會。村民們感慨道,今年過了一個特別的中秋節。

令蘇文楨倍感驚喜的是,當天竟然有1500多名村民前來。借著這樣團聚的機會,他將鄉村改造的想法分享給村民,受到了大家的理解與認可,使得鄉村改造理念深入人心。

打造康養民宿村 下活鄉村振興棋

傳說中的琉球駙馬墓碑

今日的鐘門村,經過鄉村改造,呈現出一派新氣象。走在村道上,石頭厝連成排,鄰里相互交流。一戶人家在家門前曬起魚干,排列得整整齊齊,前院青菜生機勃勃。“我嫁到鐘門村已有20年了,以前的生活條件不算好,現在路修起來了,環境也美起來了,我們的生活水平也提升了。聽說村里要做旅游,大家都很期待。”村民吳梅芳笑著說道。

聚民心、聽民意,最重要的還是找到一條適合鐘門村旅游發展的道路。在蘇文楨心里,早已經有了答案。“建設鄉村民宿可成為閩臺合作的良好切入點,既可以緩解旅游住宿短缺問題,還可以為傳統村落轉型升級提供契機。”

自從任職鐘門村鄉村社區規劃師之后,蘇文楨陸續引進臺灣團隊,對村里石厝進行考察。經過4次考察,團隊認為村里的石厝建筑和海洋文化,都為民宿提供了重要條件。

“鐘門村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除了宋代的軍路、清代的駙馬墓,還有南北朝的古窯遺址,這些資源在旅游開發過程中都可以利用起來。”蘇平片區管理局綜合治理與應急管理處(組)副組長兼應急事務中心(組)組長林超說。

據了解,鐘門村農作物主要以地瓜、花生為主。如何利用山地多的優勢,栽種經濟林木,配合康養民宿的規劃,為鄉村創收,成為一個難題。“這里的土壤很適合種植百香果,我們可以將臺灣的百香果移植過來,把鐘門村的生態旅游做起來,使旅游產品更加豐富,提升游客的體驗感。”蘇文楨說,現在已經簽下了150畝地作為百香果的種植田。

蘇文楨介紹,目前計劃將鐘門村打造成為以生態資源為基礎、以養生養老為根本、以休閑度假功能為主導、以旅游產品為核心、以高品質的服務為保障的綜合性養生居住區;并將利用閑置資源,為游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

名片

鐘門村是一個行政村,下轄卓家莊、李家莊、前鐘門、后鐘門、門結底、六秀、后壟、福厝嶺、貓頭墘等9個自然村。其中卓家莊、李家莊兩個自然村,位于鐘門山腳下鐘門澳口海域故名鐘門下,其余七個自然村位于山上,故稱上鐘門。

據統計,目前全村戶籍人口3615人、戶數934戶左右,常住人口1000余人,石頭厝棟數為700棟左右。全村村域面積約有4300畝,林地約3000畝,耕地面積約600畝。

責任編輯:薛昕璐

最熱評論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桥区| 鹿泉市| 莱阳市| 新野县| 那曲县| 长泰县| 当涂县| 咸阳市| 肥东县| 正定县| 宁强县| 浦东新区| 民丰县| 石首市| 镇平县| 神农架林区| 双牌县| 贵阳市| 眉山市| 青阳县| 哈密市| 乐陵市| 鄯善县| 栾城县| 梨树县| 广德县| 濉溪县| 木兰县| 漳浦县| 克什克腾旗| 青州市| 嘉兴市| 珠海市| 依兰县| 衡南县| 古丈县| 江安县| 师宗县| 平乡县| 武义县|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