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書Vlog|大坪村:蝶變新生,打造紅色文化基地
2020-07-01 08:22:32 來源:平潭綜合實驗區融媒體中心原標題:村支書Vlog|大坪村:蝶變新生,打造紅色文化基地
為助力鄉村振興,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平潭融媒體中心新媒體6月30日起推出“黨建引領,活力鄉村”村支書Vlog系列作品。通過村黨支部書記的第一視角,帶大家了解基層黨建工作,看村黨支部如何以黨建為引領,促鄉村振興。第二期,我們走進大坪村。
大坪村位于平潭中西部,是習近平總書記任福建省委副書記期間掛鉤幫扶的小康建設村,也是革命老區村。村莊交通便利,人杰地靈,曾涌現出曾煥乾、曾煥眾等革命烈士以及中科院院士曾融生等先進人物。
在平潭開放開發的大潮中,大坪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如今,大坪村已實現了從貧困村到美麗鄉村的蝶變新生。跟著大坪村黨支部書記曾華艷的腳步,去看看大坪村的新變化吧!
第一站 主題黨日館
2019年,實驗區在大坪村打造首座主題黨日館,建筑面積約2128平方米,分展陳布展區和活動區兩層,建成后將成為全區黨員黨性鍛煉的重要陣地。

走在大坪村村道上,一道黨建文化墻格外引人注目。從1940年到2018年,大坪村跟著黨走的近80年的發展印跡在文化墻上一一定格。

第二站 老黨員驛站
除了首個主題黨日館,大坪村還有全區首個老黨員驛站,老黨員足不出村就可以集中學習交流,按時參加組織生活,發揮老黨員余熱。

第三站 烈士故居
在主題黨日館的右側是曾煥乾烈士的故居,曾煥乾1920年生于大坪村,1948年因城工部事件犧牲于武夷山下,是早期平潭共產黨地下組織領導者,也是平潭革命武裝的主要創建人。

在革命時期,大坪村陸續涌現出了曾煥乾、曾煥眾等革命烈士,為國獻身的革命精神是大坪村革命老村的基因,也是全村勠力同心謀發展的內在動力。
第四站 村居大改造
共建詩畫大坪村,同筑鄉村振興夢。目前大坪村正大力推進庭院改造、建筑外立面改造等,讓大坪村環境更宜居,村民生活過得更好。

為強化意識、亮明身份,大坪村給村里80名黨員的家都貼上了“共產黨員戶”的銘牌,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

不負青山綠水,方得金山銀山。大坪村大力發動群眾參與綠島花城項目建設,加大力度改善綠化和人居環境,建起了公園、健身廣場、兒童樂園等,村容村貌實現了大變樣。

第五站 百香果園
大坪村有一片百香果園,是從臺灣同名村大坪頂引進的68畝百香果基地,等百香果豐收的時候,村民又能增加一筆收入了。

在村“兩委”的推動下,大坪村初步實現了“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的田園化格局。

2000年,習近平給大坪村回了一封信,信中囑托村“兩委”要帶領全村村民奮力拼搏奔小康,要進一步加強以黨支部為核心的農村黨組織建設。

大坪村將繼續把農業做大做強,推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將大坪村打造成集“美麗鄉村、黨性教育、農業觀光”為一體的紅色文化基地。

牢記初心使命,奮進復興征程。大坪村始終牢記囑托探索“黨建引領、村企聯建資源共享、互動共贏”的黨建新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致力打造美麗鄉村。
策劃:蔡起輝 曾 潔
編導/剪輯:黃 婷
攝像:高信凱(見習)林凱強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