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立體監管守護無居民海島
2025-11-06 09:52:21 來源:平潭網 作者:林舒玲 丁云 林彬彬平潭素有“千礁百島”之稱,其中無居民海島是海洋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平潭進一步壓實監管責任,完善“巡查—執法—宣傳”長效機制,切實守護無居民海島的生態安全底線。
守住法律紅線 無人島不是“自由打卡地”
無居民海島,是指不屬于居民戶籍管理的住址登記地的海島,俗稱無人島。《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明確規定,未經批準利用的無居民海島,應當維持現狀;禁止采石、挖海砂、采伐林木以及進行生產、建設、旅游等活動。因此,哪怕只是踩踩沙灘、拍張照片,只要未經審批,都屬于違法行為。
按照法律要求,擅自組織無居民海島旅游的行為,將面臨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一法律紅線既是生態保護的屏障,也是安全保障的底線。
平潭共擁有無居民海島300多個,包括但不限于大嵩島、姜山島、東甲島、大嶼島、青嶼、龜模嶼、牛山島等。據實驗區資源生態局海域海島處科技副處長錢露薇介紹,平潭歷來重視無居民海島管理工作,早在2021年6月,平潭就發布了《關于加強無居民海島管理的通告》,從制度層面筑牢保護防線。
“《通告》明確要求,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需經省人民政府或國務院審批,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開展采石、挖海砂及旅游等活動,尤其禁止前往無居民海島開展潛水、釣魚、露營等旅游行為。”錢露薇說。
另外,非法組織無居民海島旅游的危害深遠,尤其在生態與安全兩大領域。實驗區資源生態局海域海島處工作人員林娜告訴記者,無居民海島的生態系統極其脆弱,一株植被、一塊巖石都可能是生物鏈的關鍵環節。游客的腳印可能踩碎海龜蛋,丟棄的垃圾會污染珊瑚礁,而這些破壞往往需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恢復。在安全層面,無人島周邊多暗礁,潮汐變化莫測,且缺乏救援設施。一旦遭遇風浪、迷路或受傷,求助無門的后果不堪設想。不少非法登島者連救生設備都未攜帶,僅憑僥幸心態就去冒險。
“私自前往無居民海島的游客,其攀爬、丟棄生活垃圾、露營等行為,都會對島體地質地貌產生影響,破壞生態環境。而且非法登島活動多使用非合規船舶,缺乏安全設備與應急保障,在復雜海況下極易發生翻船、擱淺事故。同時,無居民海島無正規碼頭、步道和防護設施,安全隱患極大。”林娜說。
在此,資源生態部門呼吁廣大公眾:主動抵制非法無居民海島旅游宣傳,不參與未經批準的登島活動;若發現非法包船、違規登島等線索,及時向執法部門反映。
加強執法監管 筑牢無居民海島生態防線
無居民海島不是隨便玩的“野景點”,未經許可組織旅游活動,不僅會被罰款,還可能承擔更嚴重后果。
今年中秋國慶期間,實驗區查處了兩起非法組織無居民海島旅游案件。王某未取得無居民海島使用權,擅自在塔嶼島非法組織旅游活動;陳某未取得無居民海島使用權,擅自在大墩島(大嵩島)非法組織旅游活動。
兩起案件中,當事人行為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結合兩人配合調查的情節,實驗區依法對每人作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0元、罰款2萬元”的處罰。
“我們堅持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非法登島船舶及相關違法行為。”實驗區海洋漁業執法支隊副大隊長陳信強表示,一方面,對查獲的非法載客船舶依法予以查扣,對組織活動的商戶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罰款。同時,建立“日常巡查+專項行動+聯合執法”機制,聯合屬地片區、自然資源、公安等部門開展集中整治,重點打擊利用鄉鎮船舶非法載客、組織登島趕海等行為,對涉嫌違法的行為依法立案查處,形成有力震懾。
今年以來,實驗區資源生態局持續深化多部門協同治理,聯合片區管理局、實驗區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平潭海警局等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通過信息共享、聯合巡查、案件移送等方式織密監管網絡。同時,聯合相關部門在碼頭、漁港等重點區域開展宣傳,結合“世界環境日”“世界海洋日”等開展宣傳,通過現場講解、發放材料等形式發布警示提醒,明確告知非法登島的法律后果與安全風險。
與此同時,實驗區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創新監管模式,采用“人防+技防”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岸上查、海上巡、空中探”的立體化巡防體系。岸上在海壇灣、長江澳、北部生態廊道等重點區域增設聯合執法站點,對各碼頭、澳口實行24小時值守監控,嚴查非法載客船舶停靠接駁;海上加密執法船艇巡航頻次,重點管控無居民海島周邊海域,對可疑船舶進行登檢核查;空中啟用無人機開展“繞島巡查+航拍取證”,通過影像比對實時掌握海島及周邊動態,確保實現監管無盲區。今年以來,共開展海上巡查60次,出動執法人員856人次,航時243小時,航程2519海里。
此外,平潭海警局、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閩中執法支隊等多個部門,對無居民海島開展常態化執法巡查,堅決制止、打擊非法登臨無居民海島行為,切實維護轄區無居民海島生態安全。
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政策規劃與國際合作處高級工程師林雪萍表示,除了資源生態、海警、海監等部門的海上執法與日常巡查外,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目前已實現包括平潭在內的全國無居民海島的定期監視監測,可及時發現無居民海島上的非法建設活動并實現精準打擊。
“要做好宣傳引導,一方面倡導大家合法地利用海島,嚴禁任何未經審批的無人島登島活動。另一方面,開發替代產品,滿足游客看海、玩海、探海的不同需求。”林雪萍說,對于生態價值比較高的海島,如有珍稀瀕危動植物的,要監管起來,同時定期開展生態調查。
開展文明旅游 守護平潭碧海藍天
“任何介紹、推薦、引導、推銷、招徠游客參與平潭轄區內無人島旅游活動的行為,均屬違法……”這是實驗區多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嚴禁參與無人島非法旅游活動的告知書》中的內容,其中明確禁止無人島營銷行為,措辭嚴肅、指向明確。
近年來,隨著平潭旅游熱度不斷攀升,部分個人與組織違規發布無人島露營、無人島趕海等旅游信息,不僅擾亂旅游市場秩序,更帶來安全隱患。
為此,實驗區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推進監管整治工作。一方面強化宣傳引導,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廣泛發布告知書,并加強網絡內容監測,督促相關平臺下架涉及無居民海島旅游的信息;另一方面加強旅行社管理,通過線上檢查OTA經營門店,線下實地暗訪、現場檢查、聯合執法等方式,嚴格監管區內旅行社組接團業務。
同時,實驗區加大執法力度,提升無居民海島周邊海域的巡邏頻次和密度,對發現的非法載客、非法靠近、登臨無居民海島的船舶和組織者依法從嚴追究責任。自9月25日全省部署開展無居民海島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共查處違規載客船舶28艘,拆解“三無”船舶31艘。
何必冒險無人島,平潭游玩正當時。為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近年來,實驗區打造了安全、豐富的旅游產品。海上方面,積極推進郵輪、游艇、游船等海上業態培育;陸上方面,沙灘露營、音樂節、低空飛行等體驗項目豐富多樣,這些業態可讓游客安全暢游,盡興而歸。
“我們真誠希望廣大游客,游玩時務必把安全放在首位。牢記探險不涉險,自由行不任性游。”實驗區旅文局四級調研員陳建說,廣大游客出行請選擇正規旅行社,預約合法旅游項目,若發現非法旅游活動,及時撥打12345熱線舉報,共同守護旅游安全。
下一步,實驗區將持續加強監管整治,建立跨平臺協同機制,將無居民海島整治納入旅行社日常檢查重點,并通過線下宣講、發放告知書、簽訂承諾書等方式,讓嚴禁非法登陸無人島成為社會共識,讓文明旅游成為每一位來嵐游客的自覺行動。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