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上的今天】1月17日
2022-01-17 14:50:00 來源:中央黨史文獻院網站、中共福建省委黨史方志辦重要論述
1942年1月17日
毛澤東為凱豐、徐特立、范文瀾等編的《文化課本》寫序言。序言指出:一個革命干部,必須能看能寫,又有豐富的社會常識與自然常識,以為從事工作的基礎與學習理論的基礎,工作才有做好的希望,理論也才有學好的希望。沒有這個基礎,雖然也能做某些工作,但要做得好是不可能的;雖然也能學到某些革命道理,但要學得好也是不可能的。我們現在有大批精明忠實但缺乏文化基礎的干部,將來也必然還會有大批這類干部,他們急切需要解決文化基礎問題。現在《文化課本》出版了,有了這個課本,就打開了學習文化的大門。
1964年1月17日
毛澤東接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在談話中提出:科學是無限的。無限大的世界和無限小的世界都有無限的工作可做。他還進一步引用“第三世界”的概念來說明兩個“中間地帶”,指出:美國現在在兩個“第三世界”都遇到抵抗。第一個“第三世界”是指亞、非、拉。第二個“第三世界”是指以西歐為主的一批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有些還是帝國主義的國家。這些國家一方面壓迫別人,另一方面又受美國壓迫,同美國有矛盾。 這篇談話收入《毛澤東文集》第八卷。
1933年
1月17日 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根據共產國際執委會第十二次全會精神和中共代表團討論的意見,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項英、張國燾和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名義起草的宣言正式發表,首次提出中國工農紅軍準備在三個條件下同任何武裝部隊訂立共同對日作戰的協定。這三個條件是:(一)立即停止進攻蘇維埃區域;(二)立即保證民眾的民主權利(集會、結社、言論、罷工、出版之自由等);(三)立即武裝民眾創立武裝的義勇軍,以保衛中國及爭取中國的獨立統一與領土的完整。1月26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又以中共中央的名義發出《中央給滿洲各級黨部及全體黨員的信——論滿洲的狀況和我們黨的任務》(即“一二六指示信”)。信中指出:日本侵占東北后,“不僅滿洲的工人農民苦力小資產階級(小手工業者,學生,城市貧民)對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表示極端敵視,而且有一部分的有產階級直到現在對侵略者抱敵視態度”。因此,要“盡可能的造成全民族的(計算到特殊的環境)反帝統一戰線來聚集和聯合一切可能的,雖然是不可靠的動搖的力量,共同的與共同敵人——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斗爭”。指示信在說明對各種游擊隊的政策時,除繼續強調建立下層統一戰線外,也提出“在某種程度和范圍內,或能實行上層的統一戰線”,“與民族資產階級的某一部分實行統一戰線”。5月15日,中共滿洲省委擴大會議作出關于接受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的決議,明確指出應“聯合一切反日力量,開展反日反帝斗爭與反日游擊運動”,并建立抗日聯合軍指揮部,以實現抗日武裝的統一戰線。
黨史回眸
1941年
1月17日 周恩來為皖南事變向國民黨談判代表張沖提出質問和抗議,并怒斥何應欽指出:你們的行為,使親者痛,仇者快,你們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次日,《新華日報》發表周恩來的題詞:“為江南死國難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1979年
1月17日 鄧小平同胡厥文、胡子昂、榮毅仁等工商界領導人談話,聽取他們對搞好經濟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并提出要落實對原工商業者的政策,摘掉資本家的帽子,發揮原工商業者的作用。鄧小平說,我們現在搞建設,門路要多一點,可以利用外國的資金和技術,華僑、華裔也可以回來辦工廠。總之,錢要用起來,人要用起來。 1986年 1月17日 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講話指出,搞四個現代化一定要有兩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經濟建設這一手我們搞得相當有成績。但風氣如果壞下去,會在另一方面變質。抓精神文明建設,抓黨風、社會風氣好轉,必須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從具體事件抓起。
2017年
1月17日 習近平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發出支持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強音,強調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讓它更好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實現經濟全球化進程再平衡。
歷史瞬間

周恩來于1957年1月7日至11日和1月17日至19日訪問蘇聯。

圖為周恩來為揭露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皖南事變”,在《新華日報》上刊發的題詞:“為江南死國難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責任編輯:林丹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