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奮進這一年:勇立潮頭的廈門
2022-03-18 18:55:16 來源: 廈門日報原標題:感恩奮進這一年:勇立潮頭的廈門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福建考察,給予福建親切關懷,八閩大地沐浴春風、生機勃勃。
一年回眸萬物新,全省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新篇章。
全省九市一區主要媒體用短視頻、圖片、海報等形式推出《感恩奮進這一年》系列融媒體產品,向總書記匯報這一年的奮斗和變化。
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
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3月
猶記得去年此時
習近平總書記踏上了
曾經工作生活了17年半的八閩大地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福建考察。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寄語
福建要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取得更大進步,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
在慶祝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之際
習近平總書記還專門發來賀信
又一次為廈門發展和特區建設
指明了航向 擘畫了藍圖

殷殷期望 諄諄囑托
凝心聚力 催人奮進
一年來
廈門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
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致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賀信重要精神
勇立潮頭 勇毅前行
全方位推動廈門高質量發展超越
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
廈門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作為經濟特區
廈門永葆“闖”的精神、
“創”的勁頭、“干”的作風
以創新為引領推動經濟發展高素質

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3%;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13.2%和12.4%;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
截至去年底,廈門市實有市場主體76萬戶,其中企業41萬戶,涌現出3家世界500強、5家中國500強、3家中國民企500強、99家上市公司以及7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等5項工作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廈門時代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
2021年全市數字經濟規模4250億元;海洋生產總值1645億元;綠色信貸余額858億元、增長41.1%;旅游和會展產業實現營收1415億元、增長30.7%,文化創意產業實現營收1600億元、增長15%。
助企紓困有力有效,為企業減負約360億元。
2021年,廈門有力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累計向工信部、財政部申請國家中小企業專項資金7337萬元,兌現各類獎勵補助資金約5680萬元。今年1月福建省首只國家級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正式落地廈門,認繳規模25億元。
2021年,全市新增1.1萬個招商項目完成商事登記,計劃總投資1.76萬億元,其中462個高能級項目;實際使用外資186.4億元,增長12.2%。
廈門市實施225項營商環境提升重點任務,海絲中央法務區正式運營,持續推進信用示范城市建設,出臺6項社會信用條例配套辦法,市“信易貸”平臺獲全國評比第二,個人信用“白鷺分”覆蓋近200萬市民,新增各類商事主體14.6萬戶,同比增長10.5%,廈門企業活躍度和成長性居全省前列。
制定出臺《廈門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并于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
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
廈門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
廈門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充分發揮區位和政策疊加優勢
加快打造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樞紐節點
金磚創新基地建設加快。成功舉辦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論壇等系列活動,簽約項目28個、總投資134億元。對金磚國家進出口增長20.7%。
自貿試驗區建設提檔升級,新推出創新舉措52項,其中全國首創11項。
入選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獲批開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等試點,離岸國際貿易收支結算額增長62.9%。
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18個指標全部獲評“全國標桿”。連續兩年位居中國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第一。在全國率先研究出臺《廈門市包容普惠創新專項提升實施方案》,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深化“放管服”改革,98%的事項實現“一趟不用跑”,超90%的事項全程網辦。
外貿進出口總額超8800億元,增長27.7%。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增長207%。
“絲路海運”新增16條航線,廈門機場貨郵吞吐量增長7%。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國家進出口分別增長28.7%和22%。
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
廈門深入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兩岸一家親 閩臺親上親
處在兩岸融合發展最前沿
廈門積極推進對臺交流融合
持續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
成功舉辦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大會并致辭,臺灣各界嘉賓踴躍參與。
新批臺資項目688個,增長19.2%。
“源頭管理、口岸驗放”對臺貿易便利模式擴大至194種臺灣輸大陸產品,廈臺進出口貿易額增長33.9%。
率先實現臺胞按內資企業注冊公司。臺商海峽兩岸產業投資基金落戶。臺企東亞機械在A股上市。
廈金通電、通氣、通橋項目廈門側相關工作進展順利。
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
廈門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

悠悠萬事 民生為大
廈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2021年廈門建成48個中小學幼兒園項目,新增學位5萬個。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實現全覆蓋。成為健康中國行動創新模式首批試點城市。入選首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
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城鎮新增就業33.1萬人。出臺“留廈六條”政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1140元。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1.9萬余套(間)。
202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萬元,居全省首位。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殘疾人兩項補貼等各類保障標準均居全省第一。
島內外一體化縱深推進:地鐵3號線開通運營,廈門大橋拓寬改造工程順利完工,海滄隧道建成通車。廈門新機場項目全面開工。
啟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入圍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做強島內城市“主核”,入選全國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島外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達59%,新城片區成型成勢。
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都市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總收入增長7.8%。30個試點示范村和10條動線建設進展順利。農村雨污分流工作加快推進。蓮花鎮獲評全國首批鄉村旅游重點鎮。
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6萬戶。新增路外公共停車泊位10757個。便利店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一。

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新增改造公園綠地152公頃,新建及提升綠道60公里,園博苑免費開放。廈門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一期正式對外開放。
公眾生態環境質量滿意度位居全省第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第六。湖里、集美獲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潮涌千帆競,奮楫正當時
今年以來
廈門按照省委實施
“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部署
積極推出有力措施
大力招商引資,狠抓項目落地
力促竣工投產
全力推動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
1月份全市419個市重點項目計劃投資119.3億元,實際完成投資149.9億元。截至3月4日,100個市級重點服務項目,已有81個項目開工;列入省“開門紅”的13個重點服務項目均已動工。
1月-2月,廈門市外貿進出口1347.5億元,同比增長10.9%。廈門港前兩月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3399.74萬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88.73萬標箱,分別比增5.45%、3.45%
截至2月底,我市工業企業復工率達99%,日均用電量恢復至去年12月的103%以上,用電負荷達108%。我市累計出臺促進“開門紅”工作政策文件22份,措施近200條。
新的一年
廈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貫徹省委
“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
行動部署要求
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重點做好
持續發揚特區精神,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強化供需同步發力,加快打造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樞紐節點;增強綜合承載能力,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更好發揮對臺優勢,加快促進兩岸深度融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城鄉共同富裕;持續改善生活品質,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聚焦軟實力提升,努力打造文化強市;深化生態文明建設,展現美麗廈門更高顏值;深入建設平安廈門,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推動廈門的高素質更具實力
高顏值更富魅力
現代化更增活力
國際化更有張力
把廈門建設得
更加美麗、更加富裕
更加平安、更加繁榮

奮力把習近平總書記
為廈門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責任編輯:陳耀峰

最熱評論